编者按:专利大国体现为专利数量积累和规模扩张;专利强国则强调专利对于经济强国的支撑作用,体现为专利成为国家创新力的核心要素和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近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年度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接收的专利申请量达110万件,占全球专利申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成为首个年度接收专利申请量超过100万的国家。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是我国长期以来卓有成效的专利工作的必然结果,确立了我国专利大国地位,也已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那么,我们该如何从专利大国成为专利强国?光明网特邀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许春明教授深入分析。许春明表示,我国从专利大国向专利强国转变的关键是纵深推进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实施,全面提升专利的运用绩效。
要数量更要质量 从专利大国走向专利强国
【专家简介】许春明,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国家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商务部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中心专家库专家。中国科技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秘书长,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上海知识产权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主要著作有《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机制、实证、优化》、《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基础》等。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世界知识产权指标》(WIPI)2016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15年受理了110.1864万件发明专利申请,比2014年增长18.7%,成为全球首个在单一年度内超过100万件发明专利申请的国家,连续5年世界第一!WIPO新闻稿以“中国的强劲增长推动2015年全球专利申请量上升到290万件”为题,正是说明了WIPO对我国专利申请量增长和对全球专利申请贡献的肯定和赞赏。
2015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可谓成就辉煌、令人瞩目,连WIPO总干事高锐先生也表示“中国的申请量极其不寻常”。从申请总量看,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110万件,几乎相当于排名其后的三个国家的总量:美国(58.94万件)、日本(31.87万件)和韩国(21.37万件);从增长速度看,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率高达18.7%,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7.8%)近11个百分点;从全球占比看,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球申请总量的比例达到37.9%,大大高于美国的20%、日本的11%。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是我国长期以来卓有成效的专利工作的必然结果,确立了我国专利大国地位,也已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自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已形成国际高标准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强有力的知识产权司法、行政双规保护机制;在政府政策引导下,企业逐步具有了明确的知识产权主体意识,具备了较强的知识产权能力,产生了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一定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专利申请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可以认为,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第一阶段,基本实现了确定的目标,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尤其是在专利数量积累和规模扩张上成绩显著。
我国专利大国的成就过程,反映了我国专利工作的创造保护导向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被动移植性。与美、德、日等专利强国相比,我国专利工作的差距已经不再是专利的创造和保护,其最大差距在于专利的布局不足和运用绩效未能充分发挥。我国专利工作面临的问题是,专利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专利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专利运用水平急需提高,专利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以专利的国际布局为例,2015年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110万件,但是,我国的海外专利申请量只有4.2万件,只占国内申请量的3.82%,而同期美国的国外专利申请量为23.8万件(占其国内申请量的40.4%),日本为19.5万件(占其国内申请量的61.2%)。这就意味着我国有96%的发明在海外放弃了专利保护,失去了本该拥有的国际市场优势。
专利大国体现为专利数量积累和规模扩张;专利强国则强调专利对于经济强国的支撑作用,体现为专利成为国家创新力的核心要素和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我国从专利大国向专利强国转变的关键是纵深推进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实施,全面提升专利的运用绩效。专利大国已为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奠定了数量规模和体制机制基础。在此基础上,我国要实行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快速维权机制,以严保护、快维权确保专利运用绩效的发挥;要以专利运用为核心,引导专利创造、保护和管理,改专利创造推动模式为专利运用引导模式;要健全专利工作评价标准,不以专利数量、规模论英雄,而以专利质量、结构为评价标准,从重视专利数量积累向重视专利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升级;还要促进专利的转化实施,从简单化的专利数量增加、规模扩张向实质性的专利转化运用、增能提效升级,从专利工作的政府外部推动向专利工作市场内部驱动升级,充分发挥专利对创新驱动发展的保障和引导作用,实现知识产权强国目标。
[责任编辑:赵清建]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留言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如删除或支付稿酬,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