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1月23日在日内瓦发布报告称,2015年中国专利申请量首次在单一年度内超过100万件,推动全球专利申请量创下新高。据当天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世界各地的创新者共提交了约290万件专利申请,比2014年增长了7.8%,专利保护需求连续第六年保持增长。
专利申请是衡量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之一。年均超过100万件的申请量,直接说明我国建设创新性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取得的成效。而在2010年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中,中国只位列第25名,排名前34名的国家当中,除了中国其他都是高收入国家。因此,能够在短短几年之内,创新驱动能够释放巨大的能力,使其成为国家发展的一大动力,的确来之不易。
与此同时,在专利位居世界第一的成绩面前,也出现了另一种声音——从数量上,中国已成为专利大国,但从质量上中国还不是专利强国。声音尽管有些刺耳,但不得不说,这也是另一种必须正视的事实,因为专利申请量并不能反映创新成果的转化率,而中国是否能够成为创新性国家,中国的创新驱动究竟能够给经济社会带来多少红利,与创新成果的转化率息息相关。
换言之,中国如何从专利大国升级到创新强国,这是横亘在政府、企业、社会面前的一道求解问题。这三方中,企业又是社会创新的主体,尤其是这几年政府不断简政放权,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这个过程中,创新是企业与社会发展的一道隐形的道德契约,社会生产力新的发展使得创新成为社会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就企业而言,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就社会而言,只有创新才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同样,企业不仅拥有创造自身利润与社会效益的创新动力,还拥有创新投入的资本能力。
也因此,从专利大国到创新强国,如何使得企业能够成为创新中坚力量,这就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需要社会整体对创新性企业的呐喊与加油。
以最近站在风口浪尖的乐视为例,这家公司率先提出的互联网生态经济模式,让中国互联网企业首次拥有在全球范围内战胜日韩欧美企业的重大历史机遇,让中国企业完全有机会在互联网生态领域成为引领者。而它的技术创新,同样不可小觑,根据人民网的报道,仅乐视超级汽车,就拥有833项自主研发专利,而乐视用28个月时间,就研发出全球第一辆中国品牌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倘若这样的专利能够转化成创新成果,那么将能够让中国的汽车产业也站在世界汽车产业的最前沿,能够以全新的互联网生态模式对百年汽车产业带来真正的变革,能够实现中国制造的“高端梦”。
面对专利可能转化的创新成果,我们是否需要反思,政府与政策的支持与鼓励是否足够到位,能够让这样的企业心无旁骛地通过自身创新,带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允许这样的企业不断调整试错,为创新营造一个良性的社会环境?
唱衰类似的创新性企业,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儿,但于社会整体的效益又有多大的益处呢?反过来,倘若给这样的企业以一定的时间和耐心支持,那么不仅仅是让这样一家企业通过自身的创新为社会创造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够形成标杆意义——让当前所有参与创新的企业都能够感受到温暖与社会的期许,都能感受到社会对企业创新价值的期待。而这些温暖与期许,都能形成他们不断创新与优化的源源动力。
因此,从专利大国到创新强国,不仅仅考验的是企业创新的能力,还在考验着社会整体对待创新的态度。在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乐视,就像是这一问题的探路石,既让社会看到了企业创新带来的无限价值,也让社会看到了自身对待创新的不足。
信心有时比黄金更重要。坚持创新的信心,不仅仅来自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自我层面,同样来自社会整体层面。(罗思章)返回光明网首页
[责任编辑:刘冰雅]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留言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如删除或支付稿酬,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